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首页 >> 好好学习 >> 原理练习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原理练习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日期:2020-10-28 00:00:00  发布人:bat365在线官网登录  浏览量:1180

                 

 

导论

思考题:谈谈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参考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思考题: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参考要点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

 

2.依据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参考要点

学习和掌握唯物辨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辨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就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联系和发展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将其自觉地体现和运用于思维当中。

2)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精神境界和实践水平。

3)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博大胸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学会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原则上坚定立场不动摇,在整体性方向性抉择面前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4)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严守原则,不仅要画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踩雷区,比如说不能突破主权的底线,法律的底线等,总之要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受警惕,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画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守规矩。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另外,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

5)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我们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在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贯彻包括创新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党就一定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章

思考题: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参考要点

《实践论》的主题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我们应该将《实践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思考题

1.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参考要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要求各国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极不平衡。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国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如果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总之,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试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我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参考要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先进文化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并阻碍社会进步。只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3.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参考要点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第一,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第二,它们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第三,它们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第四章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参考要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一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来实现。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英国,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欧洲市场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羊毛价格迅速上升,养羊比经营农作物更为有利,这就促使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改作养羊的牧场,而农民则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为生活所迫最终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出卖劳动力。同时,资本家和封建贵族还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途径,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就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万多名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亿多。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参考要点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的生产,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交换所生产的商品。这样,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拥有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并自负盈亏。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交换。在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为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为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参考要点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却只是以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物的形态存在,很容易使人们误将这些物看成是资本。事实上,物的自然属性和物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资本不能离开物而存在,但物本身不等于就是资本。生产资料等物是否成为资本,既不取决于它们的自然属性,也不取决于它们是生产过程的要素,而是取决于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换句话说,货币、商品、机器、厂房等,作为剥削雇佣工人、获得剩余价值手段时,它们才是资本。因此,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第五章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参考要点

垄断是自由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初期,处于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除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垄断组织,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信用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当企业因为激烈的竞争导致各方损失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参考要点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使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各国创造更多就业条件,扩大劳动者就业,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长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主导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进而控制一些国际组织,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落后等,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由于产业链优化升级,不断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最后,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在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世界上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爆发的危机将会迅速传导至全球,增加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经济风险。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必须看到当今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如国际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

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部分国家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相反,面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思考题:

1.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参考要点

第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个时期,是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第二个时期,是17-18世纪“直接的或平均的共产主义”;第三个时期,是19 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中,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68-1830)和欧文(1771-1858)是最著名的三个代表人物。他们已经深入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并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建构的分析。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称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所以并不是科学的的思想体系。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在走向自为、从自发走向自觉,表现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基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剩余价值学说则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晚上和发展,在这种理论与实践运动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一是,1871年,爆发了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尽管巴黎公社革命最终失败了,但却开创了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先河。巴黎公社施行了许多重大措施,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大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登上历史舞台,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苏维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领导的苏维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进一步巩固苏维埃证券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些国家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归家阶梯的历史悲剧。

第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用了“三个飞跃”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

第一个飞跃:是指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个飞跃: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步伐,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三个飞跃:是指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三次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这三次伟大飞跃也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做到了,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胜利;否则就会遭受巨大的困难和挫折。

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参考要点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一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3. 为什么说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要点

首先,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而不是少数个人或精英人物的孤立活动。

但凡一切重大的社会变革,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参与,就绝不会取得成功。从这一意义上说,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社会主义实践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业,是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实现自身解放的伟大实践,更离不开人民群众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社会主义是人类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诚然,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但这个原则只是指明了社会主义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和本质规定,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切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因此,既不应简单套用书本上的结论,也不应简单照搬他国的经验,而必须从自身国情和需要出发去进行探索。

再次,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

列宁曾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人类社会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这种发展又不是直线式的,有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曲折甚至倒退。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亦是如此,有时走的是平坦而顺利的道路;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曲折,走一些弯路,甚至遇到重大的挫折。

那么,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曲折呢?一方面,这些曲折的出现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前行的历史大势,因此要敢于直面曲折、承认曲折,不因曲折而改变初衷和失去信念;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某些曲折,而一旦出现曲折和失败,就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战胜和走出挫折,使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社会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而奋勇前进的过程。要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就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和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在革命时时期,就要有不怕牺牲、冲锋陷阵的斗争意志和英勇精神,以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去争取革命的胜利。在建设时期,就要有高度的建设热情和创业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忘我的劳动和奉献精神,把社会主义大厦一砖一瓦地建设起来。在改革时期,就要有勇于开拓创新、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改变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思考题:

1.什么是共产主义?

参考要点

首先,共产主义从理论层面看,表达的是一种通过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构建美好社会的一种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其次,从实践层面看,表达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而达致人类通往自由之途的社会实践运动。

再次,从制度层面看,共产主义指称的是一种实现了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制度。

2.简答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参考要点

首先,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其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再次,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3.简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参考要点

首先,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就是我们的最终理想,它是全人类崇高的伟大事业,它的实现需要十几代、几十代,甚至更多人的接续奋斗,在这个接续奋斗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阶段性的理想。如果说最终理想只有一个,那么阶段性理想则可以有许多个,不同时期由不同的阶段性理想。

其次,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我们党的最高行动纲领。但追求党的理想和实行党的纲领,必须从中国当下的实际出发,从实现最近的目标开始。

最后,从范围来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的是全人类解放的共性,是面向全人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华儿女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是通过中国自己的道路来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是相同的、统一的。

 

 

 

 

 

 

 

核发:0 点击数:1180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Baidu
sogou